【鳴家】張涌:都梁況味

张涌

2020-07-13 07:00:00 聽新聞

梁平非遺多而精,底蘊深,文化含量高。重要的是,有一幫有情懷的人……

因為要到梁平,自然就想到熊少華。正在想他的時候,他的文章《尋找峰門嶺》就從微信發(fā)過來了,寫他重走范成大入蜀之路;寫他在峰門嶺“脫然凌絕頂,回首白云低”。這兩句詩真好,讓我思接千載,漫品都梁,遙想承載著3000年歷史的高粱山,想在蟠龍瀑布“意氣或感激,邂逅成功名”的陸游,想那兩棵搖曳在“第一禪林”的桂樹。

VCG211f9515876.jpg

我在微信里問他,明天重慶國學(xué)學(xué)會組織到梁平文化考察,你不去?他說不去,上周才去過。確切地說他是才“回去”過,梁平是他的老家。

在梁平,或者說在古都梁,熊少華是一個繞不開的存在。三天的文化之旅,他的影子無處不在。梁平博物館,他寫的《梁平賦》赫然在目。幾處用餐的地方,壁上都有他的書法或者繪畫。在百里竹海,還有他的工作室,周遭竹樹蒼翠,煙雨氤氳,羨煞我等。我禁不住為之撰句:

萬桿郁郁助清涼,翠浪千重接浩茫。

我欲依籬為客夢,風(fēng)梢雨籜入詩囊。

同行書法家蘇大椿教授也被那個氛圍撩撥得心癢癢,當(dāng)場想寫字留念,可惜沒找到墨汁。

熊少華是詩、書、畫兼擅的全才。與他見面,我往往情不自禁抱拳送他兩個字:佩服。必須申明,不是客套話!最近求他為我和另外兩畫友共同的工作室“泉長涌”書額,他三天后發(fā)來圖片,飽滿遒勁,有張力而不張揚,引得我等三人狂贊不已。傳說中的書如其人,說的就是他。蘇大椿呼為“熊騷華”,似無不敬。他的書畫、他的詩確有一股來自詩騷的典雅,有荊楚的大氣,來自真詩人的率性。他還是個眼不容沙之人,針砭時弊,大有屈子不平則鳴之慨。說到不平事,血脈噴張,幾欲擼袖一搏。奇怪的是,他竟然不勝酒力。連“不勝”也談不上,他就是不敢喝,不能喝。那他的才氣、他的雄闊之氣是哪里來的呢?

我最初了解梁平也是從熊少華開始的。五年前我牽頭民盟市委文化委非遺課題調(diào)研,走了永川、榮昌、石柱、梁平等地。梁平是我們調(diào)研的重頭戲,邀請的專家自然少不了熊少華。

VCG211250198079.jpg

梁平非遺真多啊。全市44個國家級非遺,梁平占了5個——木版年畫、竹簾、粱山燈戲、拾兒調(diào)、癩子鑼鼓,在漢族區(qū)縣中穩(wěn)居第一。用我市非遺權(quán)威專家譚小兵院長的話說,梁平非遺多而精,底蘊深,文化含量高。重要的是,有一幫有情懷的人,比如木版年畫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徐家輝。當(dāng)年我們調(diào)研采訪對象,除了70多歲的竹簾國家級傳承人牟秉衡,另外就有他。正是用幾十年不離不棄的堅守,他還原了雕版、蒸紙、拖膠、刷泥、套印等近30道制作工序,挖掘出了許多幾近失傳的絕活。

梁平年畫是一座文化寶庫,徐家輝是傳承人也是受益人。從年畫受益的人還有很多,那份文化浸潤恰如春風(fēng)化雨,滋養(yǎng)著后來人,比如青年畫家鄭開琴。她的畫吸取了年畫的質(zhì)樸本真和泥土氣息,讀來別有一種親切感。幾年前我就對她一見鐘情,哦,是對她的畫!后來我邀她加入民盟,因為種種原因一直沒有推進。最近她加入中國美協(xié)了,我很擔(dān)心她被別人“搶注”,因為她也是名家了。不過現(xiàn)在放心了,幾天前跟梁平民盟負(fù)責(zé)人溝通后,他們雷厲風(fēng)行,次日就聯(lián)系了她,將她納入聯(lián)系培養(yǎng)對象。

梁平值得寫的還有太多,比如世謂“西南叢林之首”“第一禪林”“宗門巨擘”的雙桂堂;比如佛門巨匠、詩人、書法家,明末清初重要禪宗大師,雙桂堂的開山祖師,世有“小釋迦”之稱的破山禪師;比如近代著名書畫家、擔(dān)任過雙桂堂第十代住持的佛學(xué)家竹禪大師;比如后世尊為“一代大儒”“崛起真儒”,“孔子以來未曾有”的來知德;比如梁平柚子、“張鴨子”......

VCG111284083032.jpg

最值得寫的當(dāng)然是雙桂堂。那年重慶民盟畫院到墊江寫生收官后,武輝夏老師說,梁平雙桂堂很近哦,去看看?武老師一鼓動,大家就躍躍欲試。他不愧是活動家,很快聯(lián)系了方丈,為我們安排了齋飯,色香味形俱備的那種。比如魚香肉絲、香腸、蝦仁,那口感,那香味,那顏色,幾可亂真。走的時候,寺院方面還給我們一行十余人送了木手串,說是方丈開過光的。有一陣,我總是把它戴在腕上。但自從在一次聚會上見一朋友一股腦兒戴了十余手串后,我就不戴了。

順便說一下,我對齋飯感情有點復(fù)雜。我想不通,齋飯何以非要攀比世俗?佛門何以也演繹起真作假時假亦真的凡間大戲?難怪在川西旅行,老是遭遇真假莫辨的高僧“開光”,以至于我后來對很多很多高僧只剩下遙望,沒了仰望。那年在重慶美術(shù)館看臺灣那位最有名高僧的書法展,見內(nèi)容多為抄錄,諸如“天道酬勤”之類,屬于心靈雞湯之屬,筆法也多劍拔弩張,并無一絲禪意。比諸弘一法師、比諸竹禪自是等而下之。詩文書法,一近雞湯便入俗格,就像花鳥畫里的寫意牡丹、就像新詩中的汪國真。倒是在他人朋友圈中看到華巖寺方丈道堅和尚的抄經(jīng)小楷,果然不枉其金佛山三年閉關(guān)修煉,寫得嫻靜古雅,頗近真禪。我后來才知道,華巖寺是接嗣于破山大師的。對啦,道堅的舊體詩詞也不錯。文化傳燈之一脈相承,似不容置疑。即便未入佛門如熊少華,把書法也寫得汪洋恣肆,似少禪定,然而細(xì)品之下,別有一種來自深處的禪味。我想,這一定跟雙桂堂有關(guān),跟他長期研究、心存景仰的破山大師、竹禪大師有關(guān)。

圖片來源:視覺中國

推薦閱讀:

沐浴在田野的清風(fēng)中

人淡如菊 畫境別開

古道的那一端連著家園

責(zé)任編輯:

鳴家簡介:

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、重庆市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、重庆民盟画院执行院长、重庆国学学会副秘书长兼国学书画院执行院长、中国散文学会会员、中华诗词学会会员、重庆书法家协会会员、江津诗书画院副院长。先后毕业于重庆文理学院(原江津师专)中文系、重庆师范大学中文系、西南师范大学美术系。曾任江津江南职高语文教师、江津师范学校美术教师、民盟江津(市)区委办公室主任、民盟重庆市委会二级巡视员、《重庆民盟》主编。

坚持国画、散文、传统诗词创作。国画作品数十次参加全国及其他省级以上展览,入选“庆祝《延讲》发表60周年全国美展”(中国美协主办)、第二届全国“恽南田艺术双年展”(中国美协主办 ,入会资格)、第11届西部大地情全国美展(中国美协主办)、“重温经典”第五届全国山水画展(中国美协主办,入会资格)、纪念《延讲》发表80周年全国采风写生作品展(中国美协主办);论文入选全国美术高峰论坛(中国美协主办,入会资格);美术作品获第20届重庆市美术书法摄影展一等奖。散文《为乡村架一座致远桥》获重庆市散文学会全国征文一等奖,散文散见于《群言》《重庆晚报》等,旧体诗刊发于《诗刊》《星星》等。

版权声明:

“华龙网”客户端“鸣家”专栏的所有作品,均为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, 未经“鸣家”栏目或本人授权不得转载。 违反上述声明者,将追求其相关法律责任,联系邮箱:602410261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