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鳴家】張涌:何以定心
2021-04-20 07:00:00 聽新聞
天地空翠,萬籟俱寂,唯有啾啾鳥鳴合奏著絕俗清音。
我在氤氳朝霧中走進纖塵不染的早晨,走進白象山生態(tài)茶園。
呼吸,吐納,摒除雜念,拇指和食指掐住一葉一芽,輕輕上提,把晨露和嫩綠一起放進竹簍。
這是我首次體驗采茶,在巴南鄉(xiāng)間、在向往已久的二圣鎮(zhèn)。
都知道巴南二圣產茶,遠近聞名的“巴南銀針”就是這里的招牌產品;都知道二圣梨花如雪似海,一萬多畝梨園每年吸引數(shù)萬市民參與梨花節(jié)、采果節(jié)。然而二圣的魅力,卻不止于茶園和果園。
二圣得名,據(jù)說是因爲有二圣殿,殿里有民間傳說的兩位“圣人”:關羽和張飛。清末年間,局勢動蕩,流寇遍野,二圣百姓經常受到土匪強盜的欺凌。二圣有一座天坪山,山上地勢平坦,過去居住著不少大戶人家和普通百姓。為了防止土匪流寇,他們在各處通行要道上設置了十幾處山門,還在殿里供奉兩位強悍仗義的“武圣人”,以祈求平安。
而另一個版本里,“二圣”是指孔子和倉頡。清康熙年間,這里稱節(jié)里六甲。咸豐年間,由鄉(xiāng)人在寨子內修建了一座書院,在書院內專設了一間殿堂,莊嚴地塑立著兩尊雕像及牌位,一是“至圣先師孔子之位”,二是“造字先師倉頡之位”。書院建成后,節(jié)里六甲就逐漸被“二圣”這一新的名稱所替代。至今已有了200多年的書院,見證了二圣人的崇文重教。
兩個版本,各有所據(jù),其實都反映了百姓的愿望。古往今來,老百姓祈求的就是平平安安、安居樂業(yè),向往的就是“耕讀傳家、詩書繼世”。
今天的二圣之所以魅力獨具,吸引四方客人,不僅在于他們安居樂業(yè)、詩書傳家,還因爲那里鄉(xiāng)村美麗、可游可賞。
走進二圣鎮(zhèn)集體村學堂社,硬化的彩色人行便道延伸至每家每戶,一步步走來,沿途幾乎沒有見到任何垃圾,就連枯葉也很難見到。其實二圣的村社,一個個個都是“五美家園”:環(huán)境衛(wèi)生清潔美、擺放有序整齊美、種樹栽花綠化美、庭院布置協(xié)調美、家庭成員身心美的。不管是集體村、中坪村,還是白象山、巴山、龍池、王家河......無不道路暢達、干凈整潔、處處花園。
春夏之交,最宜在二圣白象山的茶莊看霧散云開、蒼松摩天;然后,在樹縫透出的斑斕陽光下,品明前“定心”茶。也可以到巴山村,任小舟輕蕩、清風拂面,看細柳婀娜、群魚逍遙??梢栽凇盎ň吃鹤印被蛘摺霸屏珠g”住上一晚,體驗一下原汁原味的農家土墻房如何變身高端大氣的鄉(xiāng)村民宿,晚飯后到田間地頭溜達溜達,聽雞鳴犬吠,看霧氣蒸騰。
當然,最應該去的是到集體村,聽聽村黨委書記鄭孝前帶領村民把好日子奮斗出來的故事。13年前,他放棄高薪,辭職回鄉(xiāng)發(fā)動鄉(xiāng)親,克服種種困難種梨致富,換來了鄉(xiāng)村經濟的大變化:年游客量從不足萬人到100萬人次,村民人均年收入從5300元漲到21000元。換來鄉(xiāng)親們一句樸實的心里話:愿意跟著孝前干!換來了鄉(xiāng)風民俗的煥然一新:以“書香”文化滋潤、引領鄉(xiāng)風民俗,“和潤家風”“和善鄰居”“和德鄉(xiāng)賢”“和智少年”“和勤農民”“和正干部”“和美庭院”成爲集體村的另一道風景。
這樣的故事、這樣的人物、這樣的風景在二圣還有很多。世外桃源般的鄉(xiāng)村、和美文明的鄉(xiāng)風民俗,給村民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。二圣的農家樂吸引了城區(qū)的、周邊的游客,鄉(xiāng)村游為二圣的一大景觀。清華寺社龍方敏的柔順農家樂,曾經一天收入就上萬元。
有美麗家園,有好收成,有幸福生活,這樣的田園令人神往。
中國人心里都有一個田園夢,對美麗鄉(xiāng)村的向往追求不絕如縷。所不同的是,一極是出世,一極是入世。出世如陶淵明,腦子里想的是“歸去來兮,田園將蕪胡不歸”,追求的是個人的“委心任去留”。入世如晏陽初、梁漱溟、陶行知、盧作孚,則不僅僅是個人安放心靈,而是要通過鄉(xiāng)村建設運動改造鄉(xiāng)村,是要“老吾老以及人之老”。
由鄉(xiāng)村建設到今天的鄉(xiāng)村振興,已經發(fā)生了質的飛躍。振興鄉(xiāng)村、滿足人民群衆(zhòng)對美好生活的向往,已經上升為執(zhí)政黨的自覺訴求。上個世紀初葉,盧作孚出任北碚峽防局長后,在北碚開展鄉(xiāng)村建設運動,發(fā)誓將“匪患之地”打造成“皆美麗、皆可游覽”之地。這個夢想,今天的二圣鎮(zhèn)乃至全國很多地方的鄉(xiāng)村都已經圓滿、超值實現(xiàn)了。
這使我想到了二圣白象山的“定心”茶。我不知道“定心”二字取名的由來。我想,真正能定心的,不是“巴南銀針”,不是“定心”茶,而是好政策、好時代,是物阜民豐加文化滋養(yǎng),是“擼起袖子加油干”。
圖片來源:視覺中國
責任編輯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