彭水:治理石漠化 荒山披綠變“金山”

2024-10-20 13:08:00 來源: 華龍網

華龍網訊(通訊員 趙勇 蔡秀)近日,在重慶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鹿角鎮(zhèn)王家村花椒種植基地,村民們忙著采收花椒,豐收的喜悅溢于言表?!胺N地還得相信科技,你看,這個石旮旯也能種出致富產業(yè)。”村民王滿全說,以前,這里的土地石漠化嚴重,“春種一座山,秋收一小籃”是產業(yè)發(fā)展的現狀,因此,大家都放棄了種地,這里直接成了一塊撂荒地。

2018年,王家村把石漠化治理與助推鄉(xiāng)村振興有機結合,采取“石漠化治理+產業(yè)+基礎設施”三位一體的發(fā)展模式,有效治理石漠化,盤活農村土地資源,積極引導農戶種植花椒,在治理好石漠化的同時,為群眾增加一條增收門路。這樣,一株株花椒在這里扎下了根,如今,300多畝花椒樹綿延在山林溝壑之間,郁郁蔥蔥,漫山皆綠,一串串顆粒飽滿的花椒掛滿枝頭,實現了“染綠”石山,“點石成金”。

“花椒基地內地勢起伏較大,很多地方車輛無法到達,管護的物料和摘下的花椒全靠人力背?!被ń贩N植基地負責人任川說,花椒基地屬于典型的山地地形,海拔在500米至600米間,為持續(xù)高效發(fā)展好花椒產業(yè),2022年,鹿角鎮(zhèn)申請配套修建了一條總里程4公里的產業(yè)路,并架設“小火車”運輸線2000多米,設備操作便捷,運輸機與軌道通過齒輪緊密結合,可實現仰角上坡,穩(wěn)定可靠,完全可以滿足這片300多畝花椒地的自動運輸。

“前兩年在收花椒的過程中,是少數人剪、多數人背,耗時耗力,人工成本很高,現在有了山地軌道運輸車,一趟可以抵20個壯勞力,大大提高了產業(yè)發(fā)展效益。”任川說,2022年,花椒進入投產期,效益一年比一年好,今年估計能夠有5萬多元的純收入。

“摘花椒都是些手上活路,一天能掙100多元?!贝迕駨埖氯赫f,施肥、消毒、修剪、采摘……基地每個月都有活兒,一年下來,有將近10000元左右的收入?!霸诩议T口務工,既照顧了家庭還能掙點零花錢,一舉兩得,安逸得很?!?/p>

種上一棵花椒樹,不僅讓光禿禿的石旮旯變得郁郁蔥蔥,花椒產業(yè)也成為了當地村民增收致富的重要產業(yè),真正實現了綠富美共贏。這是彭水探索石漠化治理的一個縮影。

彭水是全國100個巖溶地區(qū)石漠化綜合治理重點縣之一,近年來,彭水在實施石漠化綜合治理工程中,探索出了一套石漠化綜合治理林草植被恢復與建設的治理模式,堅持因地制宜方式開展石漠化治理,對海拔1000米以上宜林荒地、撂荒地,營造以柏木、柳杉、馬尾松為主防護林;對海拔500-1000米以內或坡度在25-35度以內的坡耕地區(qū),營造以香椿、榿木、馬尾松、柏木為主用材林;對海拔500米以內或坡度25度以下土質條件較好的地塊,種植枇杷、桃子、李子為主的特色經果林,在治理好石漠化的同時,促進農民就業(yè)增收,實現了生態(tài)效益、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“三贏”。

多年來,彭水堅持生態(tài)與經濟并重的防治理念,通過封山育林、荒山造林、退耕還林、植樹造林,以及轉變生產生活方式、生態(tài)移民政策、產業(yè)發(fā)展、小型水利水保配套等項目建設綜合治理措施,以林業(yè)建設、產業(yè)帶動等模式全力推動大生態(tài)建設。目前,已完成人工造林116098.9畝、封山育林12436畝,有效助推了彭水實現百姓富、生態(tài)美的有機統(tǒng)一。

比如,彭水在阿依河流域、摩圍山風景區(qū)、阿依山、鞍子鎮(zhèn)等地通過對自然風景區(qū)的石漠化治理,為本已風光宜人的自然風景區(qū)錦上添花,進一步豐富旅游資源;在長生鎮(zhèn)三合社區(qū)、巖東鄉(xiāng)河壩村等鄉(xiāng)鎮(zhèn),種植山桐子、青脆李、黃桃等經果林,讓昔日的“石頭山”變成村民增收致富的“綠色銀行”。

責任編輯:石月